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系部设置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于2004年,是人文学院开设的第一个专业,2021年获区级一流专业。该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发挥东盟区域优势、以赛促教三大办学特色,以艺术院校的文化艺术资源为依托,以“艺术+"“文化十"等学科交融模式,旨在培养具备文化艺术、文化产业经纪、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及较高项目策划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成为“懂艺术、能经营、会管理、善策划”的文化产业管理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管理系教师团队积极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系统构建“校内导师课堂+校外导师实训+跨专业联动+项目赛事参与+实践平台合作"五位一体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教师团队指导学生获国家级A类赛事奖项成果显著。

人文学院艺术管理专业是广西最早且唯一的艺术管理专业。专业依据“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善艺能创,厚德致远"为教学理念,深耕本土民族艺术资源,面向东盟国际艺术交流,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需求导向,构建了梯队架构合理的跨学科师资队伍,目前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3人。本专业依托艺术素养、展演策划、经纪管理三大课程模块,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和全球视野,具备艺术鉴赏、创意策划和管理执行的三重能力,能够在剧院团、演出公司、文化传媒机构,以及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演艺策划与管理、演艺经纪、视觉项目策划与管理、艺术品收藏与管理、艺术品牌推广等相关工作的创新型与应用型艺术管理复合型人才。

艺术史论系艺术史论是一个注重理论积淀与艺术思辨的专业,发展前景广阔。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之后我校人文学院是全国最早开设艺术史论专业的高校之一于2013年招收第一届艺术史论专业本科生。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艺术史论本科专业和艺术史论、艺术理论与批评、文化遗产硕士研究生方向多元并存的教育教学层次。艺术史论系现有专任教师8名(均为高级职称)博士学位教师7名,是目前全校博士教师比例最高的系部。艺术史论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勇担当的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艺术史专业人才,掌握基本的中外艺术史知识和艺术史基本方法,熟悉艺术基本理论,了解民族艺术知识,具备艺术评论写作能力、文化遗产调查研究能力以及文创管理能力等。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3%以上,社会满意度高。

实践教学部秉持“思创融合、以赛促教”的理念,坚持产教融合、师生共创、服务地方”实践模式,依托教师工作坊、多媒体实验室、创客实验室以及校企合作单位,围绕红色育人、学创融通、乡土实践三个维度,在乡村振兴、民族非遗、文创开发、文化旅游、文化经纪、影视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与社会赞誉。

近五年,组织人文学院师生团队积极参与全国、全区各大创新创业赛事和学科专业赛事,获区级以上奖励高达101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银奖1项、铜奖2项,广西赛区金奖10项、银奖13项、铜奖15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国赛铜奖2项,广西赛区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16项;"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金奖3项、银奖3项、铜奖4项;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入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创业推介组获全国50强;在全国艺术管理专业策划方案大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

人文学院国际交流部成立于2017年,主要负责和服务人文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与泰国艺术大学、泰国洛坤府皇家大学、泰国华侨崇圣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台北艺术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目前,已与泰国艺术大学管理学院顺利完成了多个批次的交换生项目,为跨区域人才培养提供合作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协助办好中国一东盟高校研究生文艺理论国际研讨会,做好我院与泰国、越南、印尼、韩国等国的艺术高校开展国际研讨会,积极推动我院学术交流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