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东盟高校研究生艺术学论坛暨广西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颁奖典礼在广西南宁举行

10月24日,由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广西写作学会主办,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东盟高校研究生艺术学论坛暨2025年度广西文艺评论推优活动颁奖典礼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
会议以“数智时代艺术的跨域融通和创新发展”为主题。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伏虎,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匡达蔼,广西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容本镇,广西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心峰,越南国家文化艺术研究院原院长阮志坚,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燕玲,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楚玮娜、广西艺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陶雄军、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编辑部主任陶义美、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志艳、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欧阳宜文、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祖君、《美术界》主编孟远烘等领导及嘉宾,以及2025广西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获奖人员、第六届中国—东盟高校研究生艺术学论坛获奖硕博研究生代表,广西艺术学院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活动。开幕式由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梁羽主持。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伏虎致欢迎辞。他首先代表广西艺术学院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回顾了论坛走过的五年光辉历程,并表示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中国—东盟青年在艺术学领域的交流合作。强调在数智浪潮时代,跨域融通和创新发展成为当下新话题,鼓励与会青年学子们跨越地域界限,深入解读艺术现象,探索内在规律,借助新兴技术知识体系与方法论,构建适应区域互联互通,激发创新活力和艺术学新话语体系。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伏虎致欢迎辞
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匡达蔼在致辞中强调,青年学者应致力于研究并反映这个“迭变时代”的意志与本质,求学之路贵在“内修融通”,要从真问题出发,善用大数据等新工具,加强跨学科学习与实践。鼓励学界坚持实事求是,形成能回答时代之问、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思想成果。

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匡达蔼致辞
广西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容本镇在致辞中强调,当前正处在数字与智能技术驱动的时代,本届论坛旨在借助新技术、新方法深入探索艺术规律,构建适应区域互联互通的艺术学新话语体系。他回顾了论坛六年的发展历程,认为论坛已成为中国与东盟青年学者交流思想、激发灵感的重要平台。

广西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容本镇致辞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嘉宾分别为2025年度广西文艺评论推优活动优秀作品获奖人员以及本次论坛评选出的博士组、硕士组获奖者颁奖。2025年度广西文艺评论推优活动共评出获奖著作5部,获奖长评、短评文章共15篇。第六届中国—东盟高校研究生艺术学论坛共收到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近百所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马来西亚、泰国、韩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境外高校的投稿论文共352篇,最终评选出获奖论文共70篇。

领导、专家为2025年度广西文艺评论推优活动著作组、评论文章组获奖人员颁奖

领导、专家为硕士组获奖人员颁奖

领导、专家为博士组获奖人员颁奖
主旨发言环节,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时代艺术的跨域融通和创新发展”这一论坛主题分享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广西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作《从企业集聚到产业链群——“十五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展望》主旨发言,指出“十五五”文化产业需从企业集聚转向产业链群发展,集聚空间从物理空间转向数字空间,发展重心从规模转向协同。

祁述裕教授作主旨发言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心峰作《关于艺术学学科群的思考》主旨发言,认为艺术学知识体系源远流长,提出了“1+7”的学科群构建思路。

李心峰教授作主旨发言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黎学锐研究员作《AI交互:从人机交互、人智交互到智智交互的演进》主旨发言,强调在推动AI技术进步的同时,必须同步建立伦理原则与监管机制,以确保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类福祉。

黎学锐研究员作主旨发言
越南国家文化艺术研究院原院长、教授阮志坚作《数智时代背景下越南当代艺术创作主体研究》主旨发言,介绍越南政府积极推动全社会融入数字时代,艺术创作深度受此时代潮流影响。

阮志坚教授作主旨发言
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艺术与设计系主任、西蒂•法蒂玛•哈希姆博士在线作《艺术研究的范式转换与话语创新》主旨发言,分享了在数智时代艺术研究的范式转换与话语创新的思考。

西蒂•法蒂玛•哈希姆博士作主旨发言
下午,论坛按艺术理论组,音乐与舞蹈学组,戏剧与影视学、戏曲与曲艺学组,美术、书法与设计学组共四个组别,获奖者展开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论坛分组讨论
24日下午,论坛闭幕式由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黎学锐研究员主持。艺术理论组评议人李志艳教授,音乐与舞蹈学组评议人欧阳宜文副教授,戏剧与影视学、戏曲与曲艺学组评议人陈祖君教授,美术、书法与设计学组评议人孟远烘主编分别作小组评议总结陈述,对优秀的论文进行了分析,也指出了部分参会论文的不足。

各分会场评议人作总结陈述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梁羽致闭幕辞,她代表主办单位向与会专家、参会师生表示诚挚的感谢。她指出,本次论坛以“数字时代艺术的跨界流通和创新发展”为主题,国内外专家的学术分享以及议题组的深入讨论,为艺术学研究注入了新活力。最后,她向所有与会专家、投稿作者及会务师生致谢,并期待明年第七届论坛在南宁再相聚。
本届中国—东盟高校研究生艺术学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以及研究生们的积极响应,不仅为青年艺术学人才搭建了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更推动了区域内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度对话与协同发展,为持续深化中国—东盟教育与文化合作注入新活力,进一步夯实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国际合作基础,促进了艺术学学科创新发展。
图文来源: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白小凡
一审一校:吴 旦 黄艺满
二审二校:黎学锐
三审三校:梁 羽 黄 露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