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工作>详细内容

科研工作

王永健研究员讲授人文讲坛第105期:器物的流动与文化意义再生产——中国古代与东南亚外销瓷的民族志研究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09-11 17:00 点击: 字号:

911日下午,人文讲坛第105讲于人文学院4618会议室成功举行,特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永健主讲“器物的流动与文化意义再生产——中国古代与东南亚外销瓷的民族志研究”。讲座由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徐新建主持,人文学院教师、研究生代表到场学习。

11(1).jpg

讲座现场

22(1).jpg

王永健研究员主讲

王永健研究员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外销瓷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路径、文化影响及其在全球史视野下的重要意义。外销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质文化,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讲座中,王永健研究员基于艺术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范式,通过东南亚外销瓷的田野调查,结合近年来在东南亚地区发现的大量沉船文物及考古遗址资料,探讨了中国古代外销瓷的生产、贸易流通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跨文化影响。 外销瓷的广泛传播不仅推动了物质文化的交流,还深刻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宗教仪式,尤其是在民俗仪式、身份象征和审美风尚等方面的转变。

徐新建教授总结强调,学术讲座是拓展研究视野、训练学术思维的重要途径,鼓励同学们在倾听中学习提问、在交流中生产知识。马卫华、刘、平锋老师作为与谈人,也从艺术史、物质文化研究和跨学科视角对讲座内容进行交流,拓展了讨论的深度与广度。

33.jpg

徐新建教授进行总结

44.jpg

老师进行交流分享

55.jpg

平锋老师分享心得

    此次讲座从民族志视角重构中国外销瓷的跨文化旅程,揭示出前现代时期物质文化在全球传播中的能动性与动态机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中的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带来深远的启示。 活动现场互动热烈,师生就海外田野方法、跨国物质流动与当代全球化议题展开交流,体现出人文师生对东南亚文化艺术研究的高度关注。

66.jpg

会后合影


[打印正文] [返回顶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