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坛‖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应邀到我院做专题讲座
10月21日下午,厦门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彭兆荣教授应邀做客人文学院人文讲坛第77期,在我院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中国文化遗产体系纲要》的专题讲座。现场座无虚席,火爆异常,连门口和门外走廊也挤满了听众。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韦铀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到场参加。
彭兆荣教授在讲座中
讲座现场
人文学院副院长韦铀主持会议
首先,彭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由来,并以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线路遗产等为例,梳理了世界文化遗产体系的发展历程。其次,他从国际层面阐明了遗产与政治的关系,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所具有的深层政治内涵与重要战略意义。正如“自然遗产”之于美国,“文化遗产”之于法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紧紧拥抱的崭新遗产类型,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和实施具有奠基性贡献。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稳居世界前位。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走入大众视野,并深入人心。最后,彭教授分别从东方的价值体系、中国的知识体系、历史的生成体系、族群的认同体系、生活的实践体系等五个方面对“中国文化遗产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阐明了其内涵:东方价值体系强调遗产战略;中国知识体系强调遗产策略;历史生成体系强调遗产逻辑;族群认同体系强调遗产认同;生活实践体系强调遗产行动。
在讲座尾声的互动环节,同学们提问积极,彭教授对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耐心而详细的解答。彭教授指出,要善于利用广西的本土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创作。同时,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村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才是其最宝贵的发展资源,也是其最终脱贫的依托和保障。因此,唤醒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非常关键。本次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师生获益良多,意犹未尽。
讲座后的合影
彭兆荣教授是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曾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专家委员会参加“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缔约国政府间特别会议”,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草案”工作。主持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之一泉州“南音”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名录的后期项目工作,并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9-30),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B)中国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人类学与旅游、文学人类学、文化遗产、仪式、博物馆等方面的研究,代表作有《生生遗续 代代相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研究》《中国艺术遗产论纲》《重建中国乡土景观》《饮食人类学》《旅游人类学》《遗产:反思与阐释》《人类学仪式理论与实践》等。出版专著20多部(含合著),在国际国内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